您好,欢迎访问江苏瀚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官网!专业从事沉管施工_沉管安装_沉管工程_水下管道安装_水下管道铺设等工程。

专业提供沉管施工沉管安装沉管工程等施工与建设

全国咨询热线:

13914649988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 >> 正文浏览
正文详情

跨越江河的水下拼图如何精准完成

发布日期:2025-05-21    人气:41    栏目:新闻中心

我司专业从事沉管施工,沉管安装,水下管道安装,水下管道铺设,水下取水头安装,水下法兰安装等水下沉管工程。

一、沉管法施工的基本原理与核心优势

沉管法是一种适用于水下(如江河、湖泊、海洋)的隧道或管道安装技术,其核心原理是:先在陆地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管节(分段),经养护及防水等处理后,通过拖运、浮运等方式将管节运输至设计位置,按顺序沉放到预先开挖并处理的基槽内,再进行管节对接、基础处理及回填覆盖。

核心优势

适应性强:可在水深较深、流速较大、地质条件复杂(如软土地基)的环境中施工,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。

施工效率高:管节预制与基槽开挖可同步进行,缩短整体工期;水下作业量少,安全性优于传统明挖法或盾构法。

结构性能优:管节在陆地上预制,质量可控,接缝防水技术成熟,建成后隧道或管道的密封性、耐久性较好。

成本可控:适用于长距离水下通道建设,综合成本低于盾构法(尤其在中等水深条件下)。

二、沉管法施工全流程解析

沉管法施工主要分为施工准备、管节预制、基槽开挖与处理、管节浮运与沉放、管节对接与固定、基础处理、回填覆盖及附属工程七大步骤。

1. 施工准备阶段

工程勘察:详细勘测水下地形、地质(如土层承载力、障碍物)、水文(流速、水深、潮汐)等条件,确定基槽位置、深度及管节设计参数。

设计方案:明确管节分段长度(通常 50~150 米)、截面尺寸、材料(钢筋混凝土或钢壳混凝土复合结构)及防水方案。

临时设施建设:在岸边或干坞内搭建管节预制场地,配套混凝土搅拌站、模板系统及养护设施。

2. 管节预制阶段

模板与钢筋工程:采用高精度模板确保管节外形尺寸准确,钢筋骨架需满足抗浮、抗压及变形要求。

混凝土浇筑:通常采用分段分层浇筑,确保混凝土密实度;大型管节需设置后浇带,减少收缩裂缝。

防水处理:管节内外涂刷防水涂料,接缝处预埋橡胶止水带、钢边止水带等,部分工程采用外包钢板增强密封性。

浮运前调试:对管节进行水密性试验,安装临时压载水箱、定位导向装置及拖航设备。

3. 基槽开挖与处理阶段

基槽开挖:采用抓斗式挖泥船、绞吸式挖泥船或水下爆破等方式开挖基槽,精度要求高(误差通常控制在 ±30 厘米内)。

基槽整平:对槽底进行清理(清除淤泥、块石),采用碎石、砂垫层或水下混凝土找平,确保管节沉放后受力均匀。

监测控制:利用声呐、GPS 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基槽形态,避免超挖或欠挖。

4. 管节浮运与沉放阶段

浮运工艺:管节通过气囊、滑道或轨道滑移至水中,利用拖轮拖运至指定位置;深海环境可采用半潜式驳船运输。

沉放控制:

定位系统:结合 GPS、超声波测距仪、惯性导航系统(INS)实现管节精确定位。

压载排水:通过向压载水箱注水或排水,调整管节浮力,按 “先粗调、后精调” 原则逐步下沉至设计标高。

动态监测:实时监测管节姿态(倾斜度、偏移量)、水压及周边水流,确保沉放过程平稳。

5. 管节对接与固定阶段

初步对接:利用导向装置(如定位桩、水下千斤顶)使相邻管节靠拢,控制接缝间距(通常 10~20 厘米)。

最终连接:

水力压接法:通过排出管节间水密隔舱内的海水,利用外部水压使管节紧密贴合,是最常用的对接方式。

机械连接法:采用螺栓、型钢等机械构件固定接缝,适用于钢结构管节。

接头处理:对接完成后,对接缝进行二次防水处理(如注入聚氨酯密封胶),并浇筑混凝土后浇带。

6. 基础处理阶段

目的:消除基槽底面与管节间的不均匀空隙,确保荷载均匀传递,防止管节沉降或变形。

常用方法:

刮铺法:在基槽底面铺设碎石或砂垫层,利用刮铺机整平。

喷砂法:通过喷砂设备向管节底部注入砂粒,形成均匀垫层。

压注法:从管节预留孔向底部注入水泥砂浆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,填充空隙。

7. 回填覆盖与附属工程阶段

回填施工:先进行管节两侧及顶部的抛石或回填土,形成保护层,防止水流冲刷及船舶锚害;回填材料需分层夯实。

附属工程:安装隧道内部结构(如车道、通风管道)、监测系统(沉降监测、渗漏检测)及附属设施(照明、消防)。

 

浪潮瀚明:全国咨询热线:13914649988


【相关产品】
水下管道安装的智能时代

水下管道安装的智能时代
精准操作,水下取水头安装 “零误差”

精准操作,水下取水头安装 “零误差”
从图纸到水下:过河管道铺设的攻坚之路

从图纸到水下:过河管道铺设的攻坚之路
创新工艺赋能,开启沉管安装新篇章

创新工艺赋能,开启沉管安装新篇章
跨越江河,铺就民生发展管道

跨越江河,铺就民生发展管道